搭建平臺賦能產業 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城成跨區域產業協作樣板
- 時間:2025-05-09
- 來源:昆明信息港
- 瀏覽:7
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城,這個用時一年多建成的高標準產業園,如今入駐企業已達16家,帶動本地就業超過300人,體現了“上海經驗”,跑出了“云南速度”,已經成為昆明深化跨區域產業協作機制的重點樣板園區。
合作共建產業園區,深化滬滇協作
昆明市投資促進局相關領導介紹,近年來,滬滇雙方深入落實《上海市人民政府 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化開放協同支持云南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框架協議》,依托上海的資金、技術、管理優勢,云南的區位、口岸通道和資源優勢,聚焦共建產業園區、人員互派交流、企業對接服務等產業轉移與協同發展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城,就是滬滇雙方深入合作的具體體現。這個重點產業協作園區,由昆明經開區和上海普陀區、松江區、臨港集團共建,用時僅一年多就建成了42棟樓宇,分為功能配套區、總部功能區、智能智造區、研發智造區和生產制造區五大區域,計劃重點發展先進制造、生物醫藥、高端生產性服務、工業互聯網和新材料等產業。
昆明市發展改革委分管負責同志介紹,2021年10月,上海臨港集團與云南省投資促進局、昆明市人民政府簽署《合作共建臨港昆明科技城框架協議》。同年12月,昆明經開區與臨港集團簽署合作協議,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城項目在經開區清水片區落地開工,項目總投資14億元,占地282.5畝,建筑面積約28.37萬平方米。
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城采用“重資產投入”與“輕資產運營”分離的方式開發,昆明經開區負責拿地和工程建設,完成“重資產投入”;臨港集團旗下的臨港控股與昆明經開區平臺公司共同出資成立運營公司進行項目策劃定位、招商管理及園區運營,實現“輕資產運營”。滬滇兩地還各自發揮優勢,通過“上海企業+云南資源”“上海研發+云南制造”“上海市場+云南產品”“上海總部+云南基地”的協作模式,在園區全面深化開發建設、經營管理、產城融合、人才交流、品牌輸出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進產業轉移承接工作,吸引更多優質企業來滇投資興業。
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城被上海市和云南省定義為滬滇產業協作的龍頭項目和示范項目,2023年12月3日開園以來,已有109家企業注冊落地,招商面積突破10萬平方米,目前累計有16家企業入駐,科侖檢測、巴萊咖啡、恒暢農業等10家企業投產運營,帶動本地就業超過300人,初步形成了產業集聚效應,帶動了配套產業鏈式發展。
“上海與云南共同啟動產業園區合作共建,這標志著滬滇東西協作由脫貧幫扶,邁向了產業賦能;由‘單向輸血’,向‘持續造血’轉變。”昆明市投資促進局相關領導說。
做深做優跨區域產業協作,園區展現多重吸引力
“科技城的使命,就是東西協作,產業協同。”云南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城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祁龍軍說,園區目前引進的企業,有一半是東部來的,這是跨區域協作的一個直接體現。這些企業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它們會在昆明設立區域總部,在磨憨磨丁和南亞東南亞國家設立前沿基地,形象來說,就是“一只腳踏在昆明,一只腳邁向南亞東南亞”。還有一類企業,它們被云南各州市的資源吸引而來,在園區設立研發中心、區域總部,在州市設立基地,或者市場分支機構,這些都進一步促進了跨區域協作。
祁龍軍說:“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城作為東西部跨區域協作的一個樣板,跟昆明的14個區縣都保持著互動,同時,也協助昆明經開區在上海的普陀區、松江區設立相應的協作點,以更高的附加值,促進‘云品入滬’,并將上海的人才、資金和技術導入云南。這跟科技城最初的定位,也就是滬滇產業協作的窗口、國內國際產業要素匯聚的樞紐、中國企業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是一致的。”
云南科侖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是已經入駐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城的企業之一。該公司副總經理胡來說,隨著國家監管政策的加強和企業發展的需要,公司原有的試驗室已經不能滿足發展需求,而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城具有多種功能分區、多種戶型,可以滿足實際布局和檢測活動的運用需求,加上園區政策疊加,功能配套齊全,服務周到,這些都是吸引他們入駐的原因。另外,科技城具有的外向型優勢,也有利于他們拓展南亞東南亞的市場。
“巴萊咖啡從2023年起就計劃進行新一輪產業及產品升級,在尋找新的生產基地的過程中,我們考察了昆明的各個產業園區,最后發現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城的高品質樓宇比較符合公司的發展定位,而且園區是滬滇協作的示范項目,‘云品入滬’平臺對我們打開長三角市場也能起到助力作用。”云南巴萊咖啡有限公司總經理孫秀峰說。
云南經合滇膠商品交易服務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同樣已經入駐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城,該公司滇膠中心業務總監張弦說,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城集生產、研發、辦公、園區配套等功能于一體,能夠為入駐企業提供人才、專利、產業、居住、孵化器、科技融資和智慧園區等“一條龍”服務,而且位于昆明經開區核心區域,跟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聯系緊密,是“一帶一路”向南開放的重要樞紐節點,具有區位與通道優勢;科技城作為滬滇合作的重要載體,擁有上海臨港集團的先進管理經驗和市場化運營模式,并且是政策先行區,在政策落地、營商環境、要素保障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園區聚集了物流、金融、科技等配套服務,倡導“產業協同、創新驅動”,是不錯的資源整合平臺。這些理念跟滇膠中心的發展愿景非常契合,有利于他們將云南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昆明信息港 記者江楓)